文/易起民
世界盃足球賽正如火如荼地展開,也在台灣掀起了四年一度的足球風潮。除了球迷在電視機前搖旗吶喊為心儀的球隊加油,運彩買氣也強強滾,銷售額達到了56億元。
看世足配運彩固然緊張刺激,但許多民眾平時不關心足球,只是憑著別人說哪一隊比較熱門就下注,碰上今年冷門頻出,容易就輸得血本無歸。究竟該不該玩運彩、該採取什麼策略、有沒有穩贏的方法?以下幾個觀點供參考:
一、賭博必輸
運彩也是一種賭博,玩家或許可以偶爾贏上幾把,但只要投注次數多了,必然贏不過莊家。這與機率或眼光準不準無關,而是在賭局裡玩家天生有4點劣勢:
1. 機率不均等。也就是所謂的「抽水」。讓我們以世界盃八強巴西對克羅埃亞的比賽為例,在不讓分的情況下,台灣運彩開出的賠率是:巴西勝1.15、和局4.5、克羅埃西亞勝8。
以上三個選項預期報酬100元分別要下注多少錢:巴西勝100/1.15=87、和局100/4.5=22、克國勝100/8=12.5。三個數字相加87+22+12.5=121.5,代表如果你想拿回100元的話,你必須要下注121.5元。返獎率100/121.5=82%,100(1-82%)=18,也就是你每下注100元,運彩就先跟你抽水18元,所以只要投注量夠大,運彩光靠抽水就賺翻了。
2. 長期波動性。每一把賭局都是隨機、獨立的事件,所以僅玩幾把是有可能贏錢的,但又由於機率不均等,莊家占有一定優勢,一旦下注的次數多了,玩家一定會輸。
所以莊家不怕你贏,怕的是你不再下注了。由於莊家的資金龐大,輸幾把對他而言完全沒影響;但玩家資金有限,輸下去可能就是傾家蕩產。
3.損失厭惡。從心理學上來說,人大多是對輸錢的痛苦,大於贏錢的喜悅。舉例來說,一個人今天先花10塊錢賭博贏了100元,他再把這100元全部賭下去結果輸光了,請問他的心情是高興還是不悅?
實驗證明,大部分的人是會感到不開心的,即使他手上還是握有一開始的那10元,但輸錢的不甘心很容易讓他去再搏一把。
4. 成癮性。隨著對腦科學的研究,科學家發現,在嗜賭症患者的身上會有兩種症狀。首先是耐受性,也就是隨著賭博的時間愈長,他們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,才能夠獲得興奮和刺激感;其次是戒斷症狀,一旦停止賭博,患者會出現焦慮、易怒等狀態。
很多人賭到妻離子散、家破人亡,身上背著幾百萬元的債,但手上一有錢還是想要去賭一把。一般人會覺得,他都已經這麼慘了怎麼還不醒悟。但當事人可能正是陷入嗜賭症無法自拔,亟需心理醫師的協助與治療。
二、運彩的策略
全民瘋世足,許多人買運彩卻只會買那些大熱的球隊,往往猜對贏不了多少錢,猜錯就一口氣輸光。
以前面所舉的世界盃八強巴西對克羅埃西亞的比賽為例,如果你花100元押巴西勝,頂多贏到15元,這樣的勝利必須要連贏七把才能夠賺到100元,但其中只要輸一把就賠了100元。
所以如果真的想賺錢,經驗老到的玩家不會去押注熱門的球隊,而會去挑那些冷門、賠率高的球隊,用下注次數來累積勝率。例如前面舉的這場比賽,克國勝的賠率是8,類似賠率的比賽只要押注七次贏一次就能賺100元。相比之下,是不是比賭巴西勝更刺激呢?
三、一定賺錢的方法
想要準賺不賠,就要靠金融上「對沖」的做法。除了台灣運彩,國際上還有許多大的賭盤,假設另一個賭盤A開出的賠率是:巴西勝1.55、和局4、克羅埃西亞勝7.5。換算成預期報酬100元分別要下注的資金為:64.5、25、13.3。
所以,只要下注A賭盤的巴西勝,和台灣運彩的和局及克國勝,就一定可以贏得100元,而付出的賭金則是64.5+22+12.5=99,所以一定可以賺到1元。
聽起來很不刺激吧!但是很多金融業就是用這種對沖的手法,在國際上不同金融市場間套利,賺取大筆財富。
總而言之,賭博對一般人說絕對是有害無益。即便人家說「小賭怡情」,但最怕的不是輸錢,而是不小心贏錢了,嘗到了甜頭往往會想再賭一把,一不小心就陷入賭博的泥淖中。


